2020年12月31日

記。冬日遊瓦隆<登高,才能望遠>




 登高,才能望远

说比利时很平,也不见得。平,只能说是在法兰德斯,而在瓦隆还是有许多高高低低的山坡,但不很高就是了。在La Roche-en-Ardenne登了两座小山坡,临近日落时分。说日落时分,其实也才下午4点多,就已是傍晚了?通往Saint-Thibaut教堂的山路,因为下过雨到处泥泞不好走。从La Roche-en-Ardenne城堡的插旗顶峰,看见对面山上有个小凉亭,刚好看见一人跨步地下着山。第二天我们也去了,看见要抵达凉亭瞭望台只有一条和哥打京那巴鲁登顶前的石片一样的路,试探性地踩了一下,滑的,就不上去了。半山的风景,也许是我往后的顶峰景色了。这时刚好山下人家的灯都亮了起来,点点的橙色灯光,稍微弥补了这个冬天所缺少的节日感。

同一天去了Point de Vue Frahan和Bouillon(布永)的Tombeau du Géant,一条Semois河绕出了多个河湾,个个都成了山谷风景。不同的湾不一样的风景,但同样的迷人。没有艳阳高照,有的是冬日里的阴沉,加上雨天的薄雾和寒冷,更增添了巨人墓传说的神秘。据说在公元前,Treveri特雷维里族的一勇士在和凯撒大帝的战役中被打败而被逼迫到悬崖边,因不愿被俘虏而选择跳崖自尽,那悬崖就藏在右边的树林里。村名后来找到了勇士的遗体,为纪念他的英勇事迹遂将他埋在山丘顶峰,俯瞰Semois河。乍看这山,仿佛能看到巨人的眉毛、鼻子和胡须。

与巨人墓峰的青葱山丘不同,Frahan是个在河湾内山谷间的小镇。从Rochehaut的瞭望台,能看到Frahan镇上的酒店牌子,小镇与东面的树林有座桥连着,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但桥上有两三个人。好宁静的一个小镇!

最后一天去的Bouillon也是依着Semois河湾建成的小镇,城堡就在河湾内。时不时地下着夹杂着细雪的小雨,一碰就融化。顺着斜坡走上城堡所在的山顶,那里的停车处都是被踩融了的雪,甚至斜坡边上也都是脚印。从这里眺望小镇,一个个白色的屋顶,统一色调的大地色系的建筑身,冬日里大片白白带灰的厚厚云层,似乎就在看着一幅黑白照片。幸而有同样也被白雪覆顶的红色车子,为这黑白雪景增添一抹生气。

在回程的路上,又下起了小雪。姐姐视讯来要看雪景,但天已昏暗,从电话里头看不到了,也看不清坐在车里的我。而我就静静地看着连线屏幕里,爸妈姐妹他们在倒数,54321烟花燃起,马来西亚进入2021年了。从电话嘈杂的庆祝声音里,听见了“贺新年歌,祝新年,新年啊,年连年......”,咦,这不是农历新年啊!但又怎么样呢?反正新年新年,新的一年,开心最重要。











記。冬日遊瓦隆<疫情下的旅行>


来到比利时瓦隆区的La Roche-en-Ardenne,12月阴沉沉,每天都下雨。中午12点才走出酒店房间到外面走走,下午4点天就快黑了,应该说是傍晚了吧!也不知是不是习惯了宅家,还是疫情影响了心情,这个冬天没主动开口说要出门走走。反而是小强说了好几次,我也就随便答应。

虽然一早吃了早餐,但就是不想走出房间,看着窗外阴沉沉呀!看着就觉得好冷,继续待在房间耍废。早餐是酒店老板亲自拿进来的,捧着重重的托盘装着两人份的早餐。听到仿佛有敲门声,打开一看,老板转头说:“啊!还没!待会给你送过去。” 结果尴尬地又关上门。这一次真的是房门被敲了,老板微笑着,径自走到桌前把餐盘放下,然后一声“bon appetit”后就离开了。标准的欧式早餐,面包鸡蛋起司培根,果酱似乎是自家做的,水果应该也是自家种的,小的可怜,外皮也丑,但不可貌相。

这第一家的酒店是家庭经营,没下一个在Han-sur-Lesse的会做生意。后者呢,在check-in了之后打开房门一看,长型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了两套餐具,桌子旁也放了两张椅子,而晚餐菜单也打印好了放在桌上供参考。这样住客一看,已被吊了胃口,再看看外头天已黑,想想那寒冷的天气,于是把心一横,晚餐就定下了。


疫情下的旅行

仍是疫情下,比利时现阶段是在“餐饮业封锁”中,早餐在房间里用,外头餐厅也仅供外带,带了回酒店房间吃。第一天晚上零下1度走在La Roche-en-Ardenne的镇上,大多数商店都关门了,只有两三家肉店还在营业,一家薯条店和一家披萨店也仍开着。当时只是晚上6点啊!我们开开心心地买了一份意大利面和一份披萨,拿在手上时那热腾腾的感觉和香喷喷的味道,肚子开始饿了!回到房间后,忽然想到,啊!忘了要餐具了,早上出门前有那么一刻想要携带餐具出门,但一转身就给忘了,所以当晚用手抓起面条吃了!

比利时这阶段的疫情控制措施是,不阻止你国内旅行,酒店可开但不可在餐厅内用餐,旅游中心有营业但公厕全关。不能上厕所确实是旅行时的一大问题,尤其这大冷天的水喝多了怎办?

La Roche-en-Ardenne小镇上好多店家都没开门,当时星期二中午12点呐!还有不少的店面已空置了,就在镇上的主街呢,不知是不是因为疫情的关系?如果不是的话,那这小镇是不是正走向没落?但这是游客区啊!开车的一路上可看到一些露营地,附近也好多徒步路线。虽然大冬天的,仍看到不少人,一些则是已上了年纪的,手拿着登山杖不知要往哪去。

这里没什么景点可参观,除了一个城堡,几块钱就付了进去走走;还有个战争博物馆。但由于瓦隆区都是些高高低低的山峦,因此就有好多山坡上的瞭望区,能从高处望远。说是高处,也比山下高出一些些而已,毕竟比利时的最高点也不到700米,还要是在那山顶盖了一小段梯子,硬让它在700米的点碰一下。

这次的瓦隆旅行很简单,在出发前的两天在网上订酒店,酒店在哪我们就去哪玩。至于那里有什么好玩好走的,也就在当天早上或前一天晚上,在谷歌地图上放大缩小点这点那,凡是照片看起来还可以的,就是那里了。Han-sur-Lesse和Rochefort的多数景点都没开,我们也没想去参观博物馆,因此这次的旅行就是小远足和镇上游览。

该是这段时间家里的暖气坏了,冬天没暖气想冷死谁,在家穿了好几层,偶尔还穿上了手套,袜子肯定不能少,也就这样被训练有素。这些天在外头走走,气温大约1-2度,居然觉得不会太冷。也或许因为全程带着口罩而减少了一些直接曝在空气下的肌肤,真心庆幸冬天能戴口罩而不会被当成怪物。

記。冬日遊瓦隆<當雨變成雪>





当雨变成雪

说走就走,也就不能抱怨天气了。看着天气预报,几乎每天都会下雨,但如果把它当成是在另一个城市醒来,然后简简单单过一天,那下不下雨就没关系了。当真?那,如果雨却不是雨呢?

当开着车毫无意外地又下起雨来但雨滴越来越轻,当车子快速往前移动而眼前在空中的水却飘起往车顶上呼啸而过时,当路边的点点白色堆被你当成石块,当车子一个转弯眼前出现的是越来越多白色区块时,当雨变成雪时,当一直以为是雪而只是雨时,你知道,冬天下雨没关系。作为个来这里旅行的过路人,下吧!下雪吧!我想要这种浪漫,没有期待却着实让你惊喜的礼物。

难免比较起两年前在奥地利看过的雪景,当时没遇到正在下雪,只是在旅行的最后一天,在回程的山路看到下过雪的大片草地和远处被白雪轻轻拂着的松树。想不到比利时也有这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雪景,让人震撼。时而是辽阔的白色雪地,时而是仿佛触手便可及的路边高大松树,时而是被雪覆盖的屋顶和车子,时而是在铁路栏前等火车经过的红灯雪地。这一幕幕的雪景让我一刻都不想眨眼。

忽然一个弯,小强把车子开进了一个森林的入口处,“你要带我去玩雪吗?”,我兴奋极了。一路上一直在忍不住赞叹,“好美啊!太漂亮了!” 把车子停在停车位,那里已有好几辆车子了。接着小强想要稍微挪动车子,以泊得更好,“怎么了?”,我的心突然猛地一跳,双眼睁大,看着小强。我听到轮子打滑的声音。糟糕!车子不能后退了,车子不能回到主道上。我们该怎么办?当时停车场没人。于是下车看看,“轮子没有陷下去啊!地面还是平的。” 但是雪被轮胎碾过变成冰了,而我们还没换冬天的轮胎!小强再次尝试倒车,幸好这次顺利把车子倒退回主道,而我当时是没坐在车里面的。



没有合适的冬装,只穿着普通球鞋,我们在车子边的小小雪地玩了一会。看着时不时有人开着车子进森林,有的是父母带着小孩往森林走去,也有情侣带着登山杖背着背包走进林子里,全都是全副武装。我好想也去的,但想到刚刚车子打滑的那一幕好惊险,就乖乖咽下那念头。

我好喜欢雪,觉得下雪好漂亮好浪漫!但开着车的小强,“kanasai!” 脱口而出。我看着雪景好开心,小强开着车好战兢。第二天从La Roche-en-Ardenne开往Bouillon的N89大道上,是刚下过雪的厚重雪景,而第三天在N899大道上是正在下着雪。渐渐被雪覆盖的路面,雪还来不及被车轮的温度给融化,于是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层。小强尽量开慢,就怕车子打滑,我的心也有点忐忑不安,幸好只有一小段路是结了薄冰的。开过了400米高度的路段往300米开去时,心也安了下来。

2020年8月5日

記。疫情下游圣米歇爾山







選擇了法國諾曼底的聖米歇爾山為這個夏天的自駕游目的地,不多天,也就五天四夜,從根特出發,間中在魯昂住宿兩晚,在聖米歇爾山待三天。一些遊客從巴黎出發,有的跟在地旅行團當日來回,但單程就要4小時,來回8小時,這樣太累了。那我們這樣待3天的,會不會太多了?早上在酒店餐廳享用早餐時,看到了和我們一樣待好幾天的,因為是少有的東方臉孔,所以特別容易認出來。

因為是疫情期間,遊客明顯少很多,更別說是亞洲遊客了。除了我們倆,和用早餐時看到的那位女孩,就幾乎不怎麼看到其他亞洲人了。當然我不知道疫情前的聖米歇爾山的遊客造訪密集度,但聽曾經去過的朋友說,在山里面根本無法自由走動,完全是被人流帶著走,可以想像應該是摩肩接踵了吧!至少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拍到沒其他人的照片,小巷裡也沒有密集的遊客。

7月是第一波疫情趨緩的時候(當時不曾想過會發生比第一波還要嚴重的疫情),條例要求在室內的公共空間必須戴口罩,比如酒店大廳、酒店餐廳、教堂裡、遊客中心、在餐廳用餐時起身要上廁所時,進入聖米歇爾山也被規定戴口罩。要參觀山上的修道院,必須提前網上購票,人數也有所限制。而入內參觀,也是一批批人放進去,提供了乾洗液消毒雙手,也有工作人員“站崗”,觀察人群聚集度。





聖米歇爾山里最著名的La Mère Poulard法式烘蛋(或歐姆蛋),餐廳內外都無人,看了餐單上的價錢,嚇了一跳,就沒敢嘗試了,雖然心裡一直有那個“既然來到,就要嘗試”的聲音出現。最近有新聞說La Mère Poulard旗下的餅乾生意要出售,因為疫情緣故生意嚴重受到影響。試想想,這個餅乾生意是多好的啊,遊客來到都人手一個甚至多個,還帶了回國當伴手禮,就連在歐洲其他國家的市集上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唉!疫情影響了多少人啊!


看這特別的岩石小島,就在諾曼底的一處海灣沙灘上,而山上的修道院為紀念聖米歇爾而建。這有個傳說:在公元708年時,亞夫航什(Avranches)的主教歐貝夢到了大天使聖米歇爾,希望主教能以自己的名建一座神殿 ,主教於是遵照了大天使的話。在966年時興建了本篤會修道院,同時間山里也逐漸發展成村落來迎接朝聖者。

山里小村莊,主要的街道兩旁是商店,現多為紀念品店和餐飲店。往山上走去,再往小巷裡鑽,是一間間的民房。在這裡也要看它漲潮退潮,漲潮時它就是一座島,而退潮時就能赤腳從大陸走到山下。當然已有了一座橋,可以選擇乘坐每10分鐘一趟的接駁巴士,或走路前往,或再高級些就乘坐馬車噠噠噠地進山。我喜歡走路,慢慢地走,走個30分鐘,一路可欣賞風景,忙著拍照的同時也忙著把被大風吹亂的頭髮撥弄整齊。當越來越靠近聖米歇爾山時,心情就會越興奮,本來小小一個三角型但卻標誌性極強的山,越往前它越大,最終就站在它腳下。終於來到了想了一年的地方!






最喜歡修道院內的內院迴廊了,以前是祈禱和舉行宗教慶典活動的地方。中間露天的方形草地,草地的四邊有小溝,用來儲存雨水的。如果不是有其他遊客,感覺走著走著,一根根柱子往身後移動,就能穿越到羅馬時代了。中間的露天能看到教堂的高塔,頂端就有一個金燦燦的聖米歇爾像,手上一把寶劍。教堂內的祭壇已被毀了,整個修道院基本上就剩下遺址供參觀。修道院的整體設計依據金字塔山型向上而建,一個個小教堂或特別用途的空間建來支撐上層修道院附屬教堂的各個空間,像是騎士廳和聖馬丁地下小教堂。

老天眷顧,在聖米歇爾山的三天都天氣晴朗,住的酒店能斜看聖米歇爾山,沒事做時站在陽台上,微微的風帶點涼意,看著海口邊的小徑上,有人徒步也有人騎腳車前往山里,就在水壩旁。水壩的建造是為了重現聖米歇爾山獨特的景象。 1879年為了方便人們進山而建的堤道加速了淤泥在島周圍的沉澱,導致聖米歇爾山在漲潮時的孤島現像不復存在。後來法國政府開始了十年的工程,包括拆除堤道、改建停車場和建造水壩來改善。









小區裡除了有餐廳和酒店,也有供露營車停放的營地。再往遠點的小鎮,小坡上有個磨麵粉的風車,從那裡可遠遠地眺望聖米歇爾山,那麼遠那麼小,海市蜃樓般。

夏天天黑的晚,大約10點,山里的燈才亮了起來。在水壩那坐著看了一會兒夜景,就回酒店。但心裡一直癢癢的,猶豫著要不要進山,當時已大約十點半。最後決定,進山!坐接駁車,晚上人稀少。寧靜的聖米歇爾山,昏黃的路燈,走在山里的街上,周圍都是被保留完好的古時建築。這時候我彷佛又穿越了。中世紀時期的小鎮就是這個樣子的吧?







來到諾曼底要吃歐姆蛋,也要喝乾蘋果酒(brut cider)。第一次喝不習慣,有股尿臭味,小強說是cheese味,我們還一度以為這瓶酒過期壞了。但喝多幾次就習慣了,也不臭了,但確實有種很特別的味道,後來喝了幾次都有。沒嘗試La Mère Poulard的歐姆蛋,就在酒店的餐廳裡用晚餐時點了歐姆蛋,但我不愛,因為不喜歡蓬鬆泡泡的口感。

聖米歇爾山,算是圓夢了,心裡的清單,又多了個勾勾。在這特別的時期造訪,也造就了這獨一無二的體驗與回憶。